医学创新,迈向“健康中国2030”
问答
Q&A
神州
2021.5.7
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,直至今日仍未平息,这也令卫生健康问题在过去一年成为人们首要关心的民生福祉问题。在“十四五”规划中,“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”被摆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,完善公平可及、系统连续的预防、治疗、康复、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成为当务之急。那么,要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?
“以治疗为中心”到“以健康为中心”
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呼吸病学专家 钟南山
钟南山:我觉得这次新冠疫情给我最大的启示是:真正体现了中国“以健康为中心”代替“以治疗为中心”的医疗方针。这个方针使得我会下一步考虑,在呼吸疾病领域,比如肺癌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方面,都要遵照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的原则。这样的话,我们可能会走在国际的前面,这是我的愿望。
像心血管病、高血压、糖尿病等疾病,现在都能够在很早期进行干预,所以它不会发展到最后。大家现在懂得了,比如血压、血糖一直高,可能病人并没有什么不舒服的时候就要开始治疗了,而不能等到以后,出现很多合并症的时候才治疗。但是在这方面,对于呼吸疾病还是比较落后的。比如说我们最常见的慢性阻塞性肺病,往往病人到医院来的时候,都已经是三、四期了,走起路来气粗、走不动了才来看医生,这已经很难治疗了。所以我们现在都致力早期干预,但是早期干预都要到社区去找病人,不是等病人上来,现在整个理念都改变了。
中国科学院院士、心血管疾病专家 葛均波
葛均波:过去这些年,胸痛中心是我们做得最成功的一个范例,它建立了一个急性疾病的防治体系,其它的疾病按照这个模式复制就可以了。
我们提出“三全模式”:第一个是“全域覆盖”,中国从东到西,全域覆盖;第二个是“全员参与”,第三个是“全程管理”。“全程管理”这个概念,就是说这个病人今早发生了心肌梗死,但他这个病可能已经存在三十年了,只不过以前没有造成血管狭窄,没有造成缺血。
那么,既然我们树立了“健康中国”的目标,就应该把上游的预防、中间的治疗、出院后的康复,形成闭环管理,所以我们提出“三全模式”。我觉得“三全模式”的实行,包括我们在胸痛中心的基础上建立了房颤中心、高血压达标中心,现在建立瓣膜中心、康复中心等等。我们这些“中心”就是复制胸痛中心的模板,培养一批一批的队伍。只要队伍建成了,以后就可以对某个疾病随访,而不是只针对某一阶段进行治疗。
我们这几年一直在科普,也曾经请公众人物去号召大家“有胸痛上医院”。在十年之前,我们就建立了中国的胸痛中心,现在胸痛中心覆盖全国的四千多家医院,有一千多家医院已经通过了认证。我们建立胸痛中心有一个指标:一旦这个病人出现胸痛来就医,必须在十分钟之内完成第一份心电图,然后我们才能根据病人的症状、心电图、化验结果,确诊疾病后第一时间开通血管。
“新冠疫情”中蕴含的医学创新
此次新冠疫苗的研发工作,考验着中国医学创新的能力,也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健康中国实现的可能性。在新冠肺炎疫情中,mRNA技术得到了首次大规模的使用。但是有评论称:“如果把mRNA药物看作是万米长跑,美德英等国家已经在千米开外,中国才刚刚看到起点”。
mRNA疫苗研发
吴小莉:据说您的团队也投入了mRNA疫苗的研究,也成为了科技部的一个重点项目。
钟南山:不光是mRNA疫苗,我们还有几个同时在做的疫苗,比如腺病毒作为载体的疫苗。mRNA疫苗的针对性比较强,可能它的保护效率会比较高;在一定意义上,它的产能会比较高,有很多方面都要考虑。
我们现在遇到很多病毒突变的情况,我们怎么对付它?很重要的就是,等将来工艺等各方面都改善了,只要建立一个平台,一旦再遇到变异病毒,我们在工艺上改一改,就是在疫苗的抗原上进行一些修饰,就可以生产出疫苗了。而且现在对变异病毒疫苗研发的批准程序也正在建立,不会像以前一样,又得做一期临床试验,又得做二期、三期、动物实验,不会的。因为只是病毒某些地方有变异,其它的都已经解决了。实际上在这次新冠疫苗产生以前,世界上没有任何地方在做mRNA疫苗。中国也要在这一方面有所发展,因为mRNA技术是一个大平台,将来在遇到很多其它疾病,比如说新型流感,我们也可以用上这个技术。所以实际上做这些研发,不是单纯为了这一次的新冠病毒,也为了将来中国遇到其它的病毒时,我们也很快就能有疫苗用得上。
中医药在新冠疫情中的运用
钟南山:我记得在第一次向孙春兰副总理汇报的时候,春兰副总理特别强调说:以前我们抢救病人,到病人快不行了、没其它办法了,才找中医来治一治,这样不行。她说这次我们一开始就要介入中医,她提的是对的。因为我对中医并不是很在行,但是我看事实。比如说,我们在全国组织了两个药方的研究:一个是对较轻症的病人,那么我们通过对照,看起来中药确实可以加快病人恢复,病人的CT改善率、体温下降率,都比对照组好;另外一个药方,同样对病人的28天病死率有降低作用。根据这些事实,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医药起了很重要的作用。
通过这一次我们也感觉到,除了对中药的有效成分、单体的研究这一条路以外,还有另外一种方法来检测它的效用。因为一、两千年来,中医主要是看疗效,我们应该用是不是真正有效、是不是真正安全来判断中医药的效用,不能完全像西医那样,看化学组分、结构是什么、基础研究怎么样等等。我相信通过这次新冠疫情的实践,我们会从另外一条路,可能促使中医走得更快。就是说判断中医药是否可以投入使用的标准:第一,有效;第二,很安全,这就行了,有些药就可以用了。
医学高校的教育体制创新
德不近佛者,不可为医;才不近仙者,不可为医。由于医学最终指向人类的健康和生命,这就要求医学教育必须精雕细刻,而医学教育首先是医德的培养。在美国,报考医学专业只能够是本科毕业的学生。近年来,伴随着中国本科教育与世界一流高校水平渐行渐近,北京协和医学院“4+4”的教育改革话题,也被一再提及。
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呼吸病学与危重症医学专家、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 王辰
王辰: “4+4”实际上解决了医学的几个关键问题:第一,能够纳多学科者从医。因为医学是要广泛跟多个学科结合的,没有哪个学科跟医学没关系。于是我们从天下大学招生,这些孩子身上,深刻地打下了不同学科的DNA。这种DNA在他们同学之间的交往中会表达,然后在他们未来做同事的过程中会光大。
第二,纳爱医者学医和从医。学生们在高中毕业时选专业,但经常在上大学后发现,这个专业并不是他的所爱。上大学他接触多学科以后,他可以做出比较和选择。这时候在大学里边,我们树立起一面旗帜来,上面写两个字叫“医学”。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呢,你可以考虑先修一些有机化学、生物学等课程,哪怕学文科、学工科的,你将来也可以报考医学院。这批学生中会有相当的一批人,是真正经过考量和比较之后,热爱医学的青年人。等于我们是纳天下贤才而选之、而纳之,最后而培养之,成为医生的。
王辰:现在“4+4”制度经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就是:你拿到博士学位了,没见到你发表影响因子很高的论文呀?这个问题其实解释起来很容易,因为我们毕业生的产出不在毕业时,而在未来。至少在未来的教育变革中,协和的毕业生将来一定会成为,所谓Physician- Scientist或者Scientist- Physician,一定是要成为医学家、科学家,但是不一定体现在八年制毕业的时候。打个比方,我们是一个檀木式的培养方式。檀木长得很慢,但木质很坚实,它未来是成材的,不是杨木式的培养方式。杨木长得很快乃至膨胀、树干很粗壮,但是它材质不行。它在未来的时候,无论是寿命还是木质,都不如檀木。
吴小莉:在医学科学当中,八年要出论文成果,其实也是非常皮毛的。
王辰:是的,这就是我们在教育上的想法。现在有些人不理解,学生们甚至有时也不理解。有的学校到八年毕业的时候,就一定要产生多少篇论文。但我们更期望的是,这八年中,学生积攒的是将来从事研究的素养,而不求他一定在毕业时有产出,所以功成不在毕业时。
更多精彩 敬请收看:
2021年5月7日首播的
《问答神州》特别节目--
《迈向“健康中国2030”》
编导:郑书筠
编辑:孟涵
摄像:张勇 张贴画
灯光、摄影:郭义邦
图片编辑:马马晋
具名赞助《问答神州》
上期回顾
《问答神州》“五一”特别节目--
《筑愿百年正当时》
通过“凤凰秀”app观看完整节目
往期内容回顾: